可能是银行净息差压力较大,银行调整“加点”意愿不够强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开展125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75%,与此前持平。本周有1000亿元MLF到期。 连续6个月超额续做MLF,央行已连续6个月超额续做MLF。去年12月,今年1月、2月、3月、4月和5月分别小幅加量进行了1500亿元、790亿元和1990亿元、2810亿元、200亿元和250亿元MLF操作。
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但银行“加点”意愿不强,其中一个原因,如果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来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银行的净息差会进一步被压缩。净息差是银行的营收来源之一,是银行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如果净息差过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将会受到影响。
实际上,“加点”是银行在贷款时收取的额外费用,相当于利率上浮。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利率通常是由基准利率和银行按情况确定的“加点”决定的。如果银行“加点”较高,那么企业融资的成本将会较高,可能导致实体经济的繁荣受阻。实体经济需要融资来支持其发展,银行的使命之一就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应当主动调整“加点”,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央行也可以考虑通过降准(定向降准)、结构性工具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用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进一步合力让利实体经济,提高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建立一个有利于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发展的利率市场化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这种环境中,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银行也才能够合理地平衡净息差和融资需求之间的关系,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