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家长需要用心的去将生活当中的数学元素发掘出来,通过有趣的故事、多样化的游戏、自主的探索和数学互动等方式,来激发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慢慢的建立数学思维。
培养幼儿数学思维的方法:
1. 利用生活中的数学元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存在着许多与数学有关的元素,家长可以充分地利用生活环境来给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数一数碗筷的数量,分发食物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们比较一下分发食物的多少。在整理玩具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们按照玩具的大小、形状或者是颜色来分类。这些日常活动可以让孩子们直观的去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逐渐建立起分类形状数量等数学概念。
2. 讲数学故事
培养幼儿数学思维的一个比较不错的方法,就是讲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比如《首先有一个苹果》这个故事通过简单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生动逼真的画面让孩子们让孩子们能够真正的了解数量的变化。家长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提一些问题,引导孩子进行思考。比如又来了一只小动物,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动物了呢?引导孩子们在故事情境当中把数学知识运用进来,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多样化的游戏
对于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就是做游戏,家长可以把数学融入到游戏当中,让孩子能够边玩边学,孩子如果想把拼图拼好,就需要观察图形的大小、位置关系和形状。通过拼图,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再比如积木,孩子在搭积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积木的数量,摆放积木时是否稳定,以及怎样摆放积木才能够创造出不同的形状,这样的游戏可以锻炼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可以提升数学逻辑思维。
4. 鼓励孩子自主探索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小棒、珠子等简单的材料,让孩子自己去摆诺。孩子们可以使用小棒来摆出不同的形状,使用珠子穿出不同的图案。在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去思索和探讨,从而掌握一些数学规律。比如使用小棒摆三角形时需要三根小棒,摆正方形则需要4根小棒,这样的操作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去理解图形和数量的关系。
5. 进行数学互动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尝试着做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小实验,比如一起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重量,比比不同物体的长度等。在进行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家长需要耐心的倾听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将自己的发现和观点表达出来,这样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