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天性顽皮,经常会犯一些小错误,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一些孩子在面对错误时选择说谎,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其实,面对孩子的问题,每位家长都能够从自己的角度找到应对的措施。孩子的成长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陪伴,理解并包容他们,才能在沟通中更加平和、更加有效。希望每位理解这一道理的父母,都能够教出一个不说反话的乖小孩!
【案例】一个6岁的男孩在爸爸妈妈面前习惯性地说反话,明明吃了饭却说没吃,还撒谎称在奶奶家。妈妈多次细心沟通,但孩子总是选择逃避和狡辩,让家长感到束手无策。
面对这种看似困扰的问题,很多家长习惯于与孩子对抗,但其实只需通过简单的沟通方式调整,每位家长都能够有效化解这样的问题。
一、孩子为何说谎?
在家长的印象中,孩子应该是纯洁的,保持诚实。一旦孩子突然开始撒谎,家长通常感到困惑,想知道孩子是如何养成这个“坏习惯”的。
其实,孩子说谎通常有两大主观因素。
1.孩子可能正处于喜欢说反话的心理成长阶段。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孩子们必须经历一段混淆现实和想象的表达阶段。
例如,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一个孩子说:“我爸爸是开大卡车的。”接着另一个可能会说:“我爸爸是开飞机的。”第三个可能会夸张地说:“我爸爸是开火箭的。”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只需等待这个心理期过去即可。
2.第二种情况是,孩子明知实情,仍然说谎。这很可能是孩子想通过谎言达到一些目的,比如引起父母的关注或逃避惩罚。
孩子们在说谎之前往往已经预测到父母会有激动的反应,所以他们试图通过说谎来掩盖过去的错误,这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
家长在这时应该保持冷静,不要变得暴躁。温和的处理方式对于帮助孩子减少说谎的情况更为有益。
比如,如果孩子说自己在奶奶家,家长可以顺势问:“那你可以让奶奶帮忙接个电话吗?”孩子可能支支吾吾说不方便,这时家长可以自然地表示理解:“哦,我知道了,你是在自己家对吧。”
家长用客观的表述让孩子意识到说谎并没有用,不给他们贴标签或扣帽子。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逐渐意识到说谎无益,情况自然而然地减少。
二、如何建立平等的沟通状态?
根据教育心理学观点,家长认为孩子“狡辩”是因为心理地位不平等。这种认知会使我们发现,孩子的观点和立场千奇百怪,一个个去辩驳会让我们感到疲惫。
家长需要学会在讨论问题时达成平等的沟通状态,再讨论问题的所以然。
对于原则性问题,家长不需要过多解释,因为在这些问题上不得商量。比如“红灯停,绿灯行”,家长只需要让孩子记住并遵守即可。
对于非原则性问题,家长需要在双方之间建立理解、倾听,最终达成共识。
例如,孩子不小心把水打翻了,他自己知道自己做了一件错事,因此可能已经准备好了满肚子的理由和解释。
但家长应该先让孩子处理现场,开始倾听孩子的解释。在询问孩子的理由时,家长无需过分纠结,可以询问孩子:“所以你觉得这个小错误和你没有关系对吗?”这样孩子可能会承认自己也有一些责任。
家长可以提出几种可能性,引导孩子去仔细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要过于责怪孩子,而是帮助他们看到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并坚定不移地让他们承担后果。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要让孩子的诉求、情绪、理由得到充分表达,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沟通氛围。这种平等理解的沟通模式才能从本质上解决孩子爱说反话、找理由的问题。